当前位置:首页 > 征地拆迁 >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及法律认定专利侵权责任及法律规范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及法律认定专利侵权责任及法律规范

法律咨询网2023-06-30 05:46:43征地拆迁1969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及法律认定专利侵权责任及法律规范

一、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具体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专业分析
专利侵权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尽快找专业律师咨询,听律网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凝聚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五条

二、侵犯专利权中的使用行为如何认定?

由于专利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所以常常会被侵权。一般情况下,专利侵权通常有生产性侵权、经营性侵权和间接性侵权三种。

1、生产性侵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制造别人的专利产品;二是使用别人的专利技术直接或间接生产并营利的,都称为生产性侵权。方法的使用,只要是为生产经营使用都构成侵权,自行设计制造一台他人专利产品然后为生产经营目的自用,这一制造行为及使用行为也构成生产性侵权。外观设计专利没有使用性侵权,而只有制造行为的生产性侵权。

2、经营性侵权实际是指销售侵权产品而构成的侵权行为。销售侵权应是明知是侵犯他人专利权而生产制造产品,并销售。这种明知应当建立在直接明知而不能以应知道为前提。例如,接到专利权人的通知或警告应视为直接明知,在《专利公报》上公告或在报纸上发表了声明,原则上不能作为明知之前提条件。最好通过公证机关、工商部门、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直接通知销售侵权产品者,这样的证据较可靠,一般的信函往往不足以证明专利权人已警告过销售者。

3、间接性侵权是以直接侵权的成立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直接侵权不成立,间接性侵权就不可能存在。而间接性侵权的成立,往往有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故意或明知,间接性侵权通常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明知自己所生产的某个主要零件是为某个侵犯专利权者而特别制造的,且不具备通用性,这就有可能构成间接性侵权。

2、提供成套的生产配件由他人组装成产品,而这些成套的生产配件是成套销售的,其组装在一起必然构成侵犯他人的专利的,应当视为间接性侵权,但如果所生产的是通用配件,别人购买以后,还需要加上其他配件才得以组合成产品,除有共同故意外,一般不构成间接性侵权。

3、转让许可性间接侵权,由于将某项技术转让给他人生产,甚至将某项专利许可给他人生产或使用。生产或使用者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转让技术或许可专利一方亦可能构成间接性侵权。

三、不视为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

律师解答
《专利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不视为专利侵权的行为有
(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七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获得专业解答!

引用法规
[1]《专利法》 第七十五条
[1]《专利法》 第七十五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免费法律咨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tinglv.net/article/5634.html

分享给朋友: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及法律认定专利侵权责任及法律规范” 的相关文章

商业秘密和专利的主要差异是啥2023

商业秘密和专利的主要差异是啥2023

一、商业秘密、专利的主要差异是啥2023 (一)概念区别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可申请紧急保全。专利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态,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在我国...

著作权是否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著作权是否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一、著作权算不算知识产权,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著作权是属于知识版权的一种,但著作权不等于是知识产权,只是只是产权的一部分,专有技术和不正当竞争只能由反不当竞争法保护,一般不列入知识产权的范围。二、著作权算什么营业范围,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著作权算知识产权方面的营业范围。目前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保护的著作权的范畴是包括有文字作品,口述作品以及音乐戏剧杂技艺术方面的一些作品。一旦对于这些...

软件著作权在哪个国家申请?法律规范是什么?

软件著作权在哪个国家申请?法律规范是什么?

一、软件著作权向谁申请书?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以下就是软件著作权向谁申请书的相关回答。1)鉴于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形式,故要求申请登记的软件应当由计算机程序(源程序或者目标程序)和与其有关的文档组成。源程序是由编程语言,如BASIC语言、FORTRAN语言、C语言、汇编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程序编写而成的代码化指令序列;目标程序是由数字“0”和 “1”组成二进制代码;数字“0至7”组成的八进制代码的数...

识别著作权和邻接权,邻接权利与著作权的区别。

识别著作权和邻接权,邻接权利与著作权的区别。

一、如何识别著作权和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有以下这几点,分别是:第一,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即图书、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除表演者外几乎都是法人。 第二,保护的客体不同。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以传播的...

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如何判定 根据规定被起诉专利侵权怎么办,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如何判定 根据规定被起诉专利侵权怎么办,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一、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如何判定 一、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7、冒充专利的行为。二、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判断侵权与否的依据就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发明创造...

购买版权之后算抄袭吗 购买使用盗版产品算侵权吗

购买版权之后算抄袭吗 购买使用盗版产品算侵权吗

一、购买版权之后算抄袭吗 购买版权之后不算抄袭,一般达到与作品构成实质性相似的则属于侵权行为。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动漫均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也均属于抄袭的对象。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轻则承担民事责任,重则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

发明实用新型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发明实用新型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一、发明实用新型的具体差异有哪些2023 1.定义的不同。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实用新型专利在保护客体上是包括在发明专利的保护客体范围内的。对于产品在形状、结构方面的改进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也可以申请发明,但对于方法类的或软件类的方案要申请发明专利,因为该方法类的或软件类的方案体现不出形状或结构的改变。2. 保护期限不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自申请日起20年,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是自申请日起10年。需要注意...

专利权、商标权应当怎么样识别 商标权、专利权不同之处是怎样的

专利权、商标权应当怎么样识别 商标权、专利权不同之处是怎样的

一、专利权、商标权应当怎么样识别 1.产生方式不同商标权是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专利权是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及其继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2.权利不同商标权的主要包括对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专利权的分为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专利权人的义务。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独占实施权、转让权、许可实施权、标记权、请求...